孝敬之道:不只“常回家看看”那么简单
孝敬之道,绝不是“常回家看看”那么简单,而是要像他们当年培养我们一样,尊重其独立的愿望和选择的自由。儿女应当是他们坚定的后盾,而不仅仅是保护者。
过去的这周二是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中尊老、敬老的节日。从中央级媒体开始,国内掀起了对“敬老”话题的讨论。从内容上看,脱不开“常回家看看”的旧框架。过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大批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和父母,到大城市去读书、生活,忙碌于工作时,难免疏于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号召关爱父母、常打电话常回家,自然是人之常情,这无可厚非。
但是否每年应时当令地号召一次“常回家看看”就足够了呢?这恐怕是一个可以讨论一下的话题。
记得有一年回家过年(因为工作繁忙,我几乎只有春节才能在家里待比较长的时间),我妈非常认真地对我说:将来我老了,想去住老人院。我当时就懵了,心想,这老太太是不是因为我回家太少和我赌气了?于是连忙赔着笑说:瞧你这话,有我照顾你,住什么老人院?谁知,她却非常严肃地对我解释了为何她有这个想法:老人院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照顾起居,有同龄人聊天、下棋、打麻将,而且不用自己做饭,一日三餐营养极好。“我和好几个朋友都商量好了,到时候一起去住,一起玩儿,不过这钱得你出。”她最后对我说。
我妈的话让我深思熟虑了很久。我出钱,这天经地义,没什么可说。但让自己的父母去住老人院,这感觉让我非常别扭。在一般意义上,恐怕只有不孝之子才会把父母送到外面去住吧。但她认真、严肃又十分向往的神情,却让我不得不相信她是认真的。
于是我开始细心观察我妈那个年纪的退休群体,发现很多东西都在悄然地发生改变。比如,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加重视自己“找乐子”,而不是围着儿女转。还是以我妈为例,退休之后她成功地同时培养了好几项个人爱好,包括摄影、书法以及远足。她和一群年纪相仿的中老年人建立了若干个QQ群,并尝试使用社交媒体去交更多的“网友”。如今,她非常新潮,无论行为还是观念。谁能想到,就是这个为家庭奉献了一生的女人,这个在11年前我离家去北京时伤心欲绝的母亲,如今即使与我不在一座城市生活,却仍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节奏。
我不能说我妈的例子有多大的普遍性,但至少她让立志做传统意义上孝子的我,有了很多新的反思。我们对老年人的关爱,是否只有“常回家看看”这一种方式?将父母作为成年子女的依附,甚至是需要居高临下施以同情的角色,固然有助于孝文化的传播,但似乎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太对劲。正如我们在小时候特别不喜欢总是被父母视为小孩子一样,是否日渐年迈的父母,也不希望我们将他们当成弱者,加以过度的关怀呢?
前两年,我妈说她想拍照,我就给她买了架入门级的单反相机。当时的想法,多少有点哄着她玩的意思。但两年过后,她居然加入了一个市级的摄影协会,结交了一大帮比我这个科班出身还专业的摄影师。前段时间回家,她又说想出本摄影集,要我想办法。怎么说呢,我太爱自己眼前这个超级能折腾、永远追求快乐的老太太了。她让我明白,孝敬之道,绝不是“常回家看看”那么简单,而是要像他们当年培养我们一样,尊重其独立的愿望和选择的自由。儿女应当是他们坚定的后盾,而不仅仅是保护者。
如今,关于孝敬老人的观念,已经有了不少可喜的变化。比如,很多人和机构都在呼吁取消“老年痴呆症”这个简单粗暴的名称,代之以更为中性的“失智症”,或音译的“阿尔茨海默病”。这些都在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尊老敬老的观念也在进步。将父母视为与自己平等的成年人,鼓励他们像年轻时一样学习、娱乐、运动、交朋友,是让他们拥有幸福晚年的最佳途径。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妈给我发了条短信,问我怎么用“光影魔术手”修图,因为她想让自己的照片显得更年轻一些,贴到QQ空间里去。我觉得,作为儿子,教她用软件修图让她的生活更精神焕发,远比给她买一堆营养品更令自己幸福。(常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