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公益创业不能自娱自乐
2012-02-14 21:17:49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14次 评论:0

  “原先,我们所认同的公益创业是‘因为这件事情好,所以要去做,然后把这件事情做大,再继续做大’,逻辑似乎很圆满。但既然是公益创业,就要回报社会,就要从解决社会问题开始。比如扶老人过马路很好,但不能所有人都站在街上扶老人过马路,要看老人真正需要什么。”视野中国执行总监、厦门大学毕业生田林说。

  大二时,田林开始编写英语教程,开设英语讲座,创办图书网站,大三时,他采访了35位商界人士,并依此写了一本书。田林多次担任创业比赛的评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是一件事情好,就要去做,而是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田林每接触到一个公益创业项目,询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这个项目解决什么社会问题?”

  田林认为,公益创业不能自娱自乐,不能用社会资源high自己。最近,田林看到了一个大学生公益项目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书里很常见,“至少建立100个大学生公益社团、至少1万名大学生参与到公益服务中”。田林说,“这个是目标吗?要搞清楚什么是衡量指标,不能为了壳而忘了质。”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作过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短期的支教等公益项目帮助的更多的是志愿者,而不是原定的被帮助者,这些公益项目更多地被志愿者用来“锻炼自己、丰富阅历”。网上曾流传一个帖子,被支教小学的孩子们说:“谢谢哥哥姐姐,请你们不要来支教,我们原以为你们会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你们短期的支教会打断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田林欣赏的公益创业项目是有持续性的,像学生社团一样,每一届都有新的学生进去。比如清华大学学生的一个支教项目,靠比赛的获奖资金以及企业的冠名资金维持运营,每年都有新成员加入。

  近期,各种类型的公益创业大赛如火如荼。根据田林多年参与创业比赛的经验,真正做起来、有名气的公司很少产生于某个创业比赛的获奖队伍中;大部分创业比赛的冠军,五六年后就变得默默无闻,反而是没有拿过奖的公司占了上风。田林说,三分之一的获奖创业项目会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比如社团。因此,如何切实做好后续跟踪工作,为孵化后的公益项目提供持续性的引导也是公益比赛需要关注的问题。

  “多背1公斤”项目的发起人“安猪”认为,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最好是有一些在商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当然,他觉得,如果大学生对公益创业非常热爱,很多问题都会在实践和挫折中慢慢解决。

  有人认为,公众热衷于公益,却很少有公益基础,公益创业比赛、NGO等是一个契机,能把热衷公益的社会力量整合,更好地做公益。“中国公益圈正在初级阶段,大家一起成长。”田林说。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公益 创业 不能 自娱 自乐
上一篇追忆纪长秋:见义勇为的好市民 下一篇非公募基金会要透明、透明、再透..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