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姜泓冰
法律,可以保障何老爹们老有所养。道德激励下的情感贯注,让逐渐老去的社会与人心不致冰冷荒凉。
农历春节的热乎气儿还没过去,重庆的一则新闻就令人心脏缩紧——84岁的綦江老人何大兴,从大年初四开始在女儿家门口的楼道上连着睡了四天三夜。老人有6个子女,却都不肯将老人接到自己家去住。
何大兴老人和子女们有什么是非恩怨,6个子女各居什么社会阶层、生活水平如何,外人知之不详。单从记者采访中个别子女透露的原因看,也不过是兄弟姐妹之间利益分配的一点小小不公。这“一点小小不公”的总额,听来或许还不值富裕人家一哂,但却足以令这一家兄弟姐妹硬下心肠,在本该阖家欢庆、温暖团圆的春节,将有生身之因、养育之情的亲生父亲扔在冰冷的过道里不闻不问,甚至惊动媒体也不愿露面收留。
任何一个时代,恐怕都会既有二十四孝故事,也有忘恩负义、不孝不敬的忤逆故事。这样的新闻或许并不算格外多,却很值得警醒。
冷漠推诿、人与人之间缺少起码的信任和温暖感觉,在当下,已成了不会引来讶异痛恨的社会现象。作为社会人际关系疏离、冷淡的代偿,今天的中国人正在不自觉地变得重视和依恋家庭,将有血亲和经济双重联系的家庭作为最后的情感归宿和心理避风港。但,为了一点金钱利益之争即弃亲情恩爱和隐私体面于不顾,闹上法庭或者在荧屏上面对大众急急相煎的故事越来越多,儿女众多却遭遇弃养、甚至孤独死在家中多日才被发现的老人也时有耳闻。
近来常有人寄望于“礼失求诸野”。但事实上,“野”的部分虽然可能存有尚未污染或泯灭的前代遗风,也难免受流风鼓动,蔓生出最直接、最粗鲁无礼的恶例来。
何家失孝故事的病根,恐怕正是道德缺失、利益至上的物质病。当何家子女们,把物质成败当作唯一一条评判标准,他们很容易将个人私欲置于与父母亲人关系的首位,对物质利益的斤斤计较不自觉间便蒙蔽了做人的基本良心,跨越了原本已有些模糊的道德、甚至法律底线,却还无知无畏、哓哓于自己的那一点基于“利”的道理。
有经济学家说,提倡人们“无私”有错。因为“无私”可能会成全一部分人的私欲漫溢、为所欲为。然而,一个社会要健康发展,恐怕必要有克制所有国民一己私欲膨胀、使之不惟利是图的力量才行。这力量,包括法律制度,更要有道德激励下的情感贯注。法律,可以保障何老爹们老有所养。道德激励下的情感贯注,让逐渐老去的社会与人心不致冰冷荒凉。